Q. 實際應用問題:我家小孩在學校計算「10-8=2」沒有問題,可是實際去商店買東西的時候,卻不知道「拿10塊錢去買8塊錢的東西,要找回2塊錢」,這讓我非常驚訝,到底怎麼會這樣?
遇到孩子不會找錢的問題,爸爸媽媽先不需緊張,會不會用錢買東西,未必和數學能力有關。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幾個層面來探討。
首先,學數學固然是為了解決實際的問題,但是對幼小的孩子而言,他們才剛學會「10-8=2」這種很抽象的表達方式;想培養「看到抽象數學運算、就能想到具體情境」或是「遇到具體情境、就能想到對應的抽象式子」這兩種能力,本來就需要一段時間的琢磨和練習。
再來,跟「本來有5顆糖,吃掉3顆,剩幾顆?」這樣的生活情境比起來,「買東西」對孩子來說,是較為複雜的文明社會的能力;孩子不但需要基本的加減運算能力,還會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孩子是否了解貨幣的功用是什麼?為什麼會需要那麼多種硬幣和紙鈔?甚至,商店的環境能不能讓孩子感到友善、不陌生,也會影響孩子當場的反應。
建議家長可以從「詮釋道理」入手,簡單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人類社會不是以物易物,而要用貨幣?發明了硬幣之後,又為什麼要分「50元」、「10元」、「5元」、「1元」那麼多種?
以10元—8元=2元為例,孩子的困難往往在於:現實生活中的10元,其實只是1枚硬幣,而看不到實實在在的10個。那要如何減去2呢?這就考驗了孩子是否真的理解「1個10」代表「10個1」的概念。
10個1元硬幣可以收集起來,變成1個10元硬幣;反過來說,拿出1個10元硬幣,就要在心中浮現出兌換的過程:把1個10元硬幣想像成10個1元硬幣,再去作「減8元」的動作。
澄清了孩子對於「交易」的概念,再跟孩子分享一些與店員應對進退的小技巧,實地帶孩子練習幾次,孩子一定很快就會買東西了。當然,除了「買東西」這種初步的生活數學,我們還可以藉這個機會,把孩子心智能力提昇到更高的層面,傳遞給孩子一種「愛智」的生活態度......
例如:買一個6塊錢的東西,照理說,只需要拿出一個10元銅板請店員找錢就好了,為什麼有些人會拿出11塊錢呢?是故意要找店員麻煩嗎?還是不會做算數?或者,其中另有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