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值得被追求,渴望更好的教育
文:薛文哲/士敏國小校⻑
人心渴望更好的教育,但未來教育的想像是如何?是翻轉、主題式、還是創客手做...。而我們一直的想像是~懂得想想的老師、熱愛思考的學生和追求有感的教學、值得一再品味的課程。
這些年我們在人本的支持與陪伴下,發展數學想想,追求更好的教學,嘗試讓學習回到人的本身、教育的本質。第一個擁有的是老師自己獲得學習的滿足,第二個看到的是孩子的學習熱情,因為課程內容讓孩子的眼光閃動。老師的學習熱情,也感染孩子的心,而珍惜孩子的想法,更讓孩子不怕錯,敢學敢想。
宜蘭縣蘇澳鎮士敏國小位於蘭陽平原最南端的邊陲,中央山脈與太平洋接壤之偏鄉小校,學習資源取得不易。2017年8月我來到士敏國小擔任校⻑,想帶給這地區孩子有不一樣的教育機會,讓孩子的學習有感,建立自信與能力。為了實現如此的教育想像,以過去在員山國小和一群夥伴用教學研究、補救教學、資優方案、假日學校,推動數學想想的教學實踐經驗為基礎,但不以部分學生、老師參與為侷限,而更進一步嘗試推動全校師生進行數學想想課程。
106學年在支點計畫協助下,開始在士敏國小推動數學想想,由數想國教學⻑曉芬帶領老師們進行數想教與學的探究,每三週全校各班實施2節,由數想國老師、本校建智老師及我進行教學,各班老師觀課。我第一次上課的三年級來了七位家⻑觀課,想了解這不一樣的數學課為何?第二次上課則結合縣府校⻑公開課計畫,由科⻑、課程督學、校⻑等進行備、觀、議課。第2學期持續進行,其中兩次共12個單元,由本校7位老師選擇單元來進行授課,數想國老師觀課及協助,課前由教學⻑及我帶領老師共備。另於3月11日舉辦成果發表會,由各班級學生設計、擔任關主,邀請校內外家⻑孩子參加。
107學年計畫約12次的課程,數想國老師教學6次,提供體制內外教師的對話交流機會;校內教師教學6次,深入教材內容的瞭解,精進教法上基本功,參與數想國十周年成果發表會,並繼續向友校分享數想帶來的更好教育感動,傳遞給更多的人。
備註:
我們在數學想想所追求的實踐,受邀2016年第二屆台灣實驗教育論壇邀分享,2018年東華大學美學
教育論壇發表,都被歸類在實驗教育,但我們從不認為自己是在做實驗教育。
數想之旅
文:周⻑誼/台南光榮國小老師
「老師,我們可以不要上國語嗎︖?想要繼續上『數學想想』!」
「老師,你能請校長再找找看有沒有『國語想想』︑『⾃自然想想』或『社會想想』嗎︖」
「老師,可以請寫數學想想的老師們,也編看看「國語想想」或「⾃自然想想」嗎︖我們願意 當試驗品!」
這是我們班⾜足上了60分鐘的數學課後,當我開始翻開國語課本時,他們回饋給我的反應。
我‧嚇‧到‧了!
我知道孩子們⾃自從接觸「數學想想」之後,漸漸喜歡上數學課。
但是,沒想到他們會這麼喜歡,⽽且程度一舉超越過「國語」︑「⾃然」︑「社會」。
我任教於台南市的一所偏鄉⼩學,班上只有六個孩⼦。今年八⽉月底,我一來到這間學校時, 校長便告訴我:去年,我們學校是台南TASA* 測驗的吊⾞車尾,希望今年的五年級(我們班)可以進步一點點︔只是,孩子們的程度不太好,有學習520效應:上課五天,放假兩天,回來全部忘光,變成零︒
當時我懷著半信半疑的⼼態,沒想到開學後,「520魔咒」很快就發威:孩⼦們上課時的點頭跟寫作業的結果是兩回事,相同的觀念、題型,總是一講再講,孩⼦們的數學像⼀張破了很多洞的網子:超過10的加減法要拿⼿指出來運算︔九九乘法記不持久,出錯率還很⾼︔除法運算⽅法教了又忘,更別提遇到應用題時,要將⽂字轉換成數學式子。
我拼命的補,卻永遠補不完似的,補了又破。很多我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為什麼孩⼦們就是記不住︖課本明明就是這樣教啊!我們師⽣不斷在原地轉呀轉,轉得精疲⼒力竭,轉得我⽣氣︑孩子也氣餒! 五年級的數學很難的:因數、倍數、小數、分數加減︑面積︑四則運算……,除了課本、習作,學校還幫他們訂了考卷、作業簿,希望孩⼦們多寫多練習,因為⼤家⼩時候都是這樣過來的。
⼀個⽉過後,數學果真不出所料繼續蟬聯班上小孩們最討厭的課程。⼀說要上數學課, 每個⼈的嘴嘟得比天⾼!這樣怎麼行,才五年級啊!他們已經開始上不下去了,接著六年級︑國中──難道他們的數學課要開始無止盡的發呆跟放棄嗎︖?我嘴巴上⿎鼓勵著孩子慢慢來, 心裡卻比誰都急, 在九月底的教師晨會,我得知校長找了⼀套數學教材─「數學想想」,⿎勵⽼師借閱使用, 作為孩子數學學習的輔助。
死⾺當活⾺醫吧!就這樣開始帶著孩⼦展開我們的「數想之旅」,只是沒想到,這趟旅程的開始,竟打破了我從⼩到大對數學的認知和學習⽅式…
*臺灣學⽣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 Taiwan Assessment of Student Achievement, 簡稱 T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