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5□-38=□7,框框內要填什麼呢?

「蛀蟲吃掉什麼數」是三年級上學期《數學想想》的單元。設計這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深究直式減法的道理,不要只會尋著「從個位依序減」、「不夠要借位」這種制式的套路去算出答案。

我們設計了一個方式,就是把題目本身挖空一部分,讓孩子去推理。相信各位也曾看過這樣的題型:5□-38=□7。
一般傳統的教學,沒有情境與故事,也沒有設計好的方法,這種問題就變成考倒小孩的難題,或者是大量反覆填空的練習,孩子很難從中學到背後的道理,自然沒有教育意義。

但這類問題是有其起源的,古代日本以木造房子居多,所以很多紙張常被蛀蟲吃掉,造成困擾。因此,他們經常要想辦法恢復記帳本的數字,因而發明很多解決方法,《數學想想》模擬類似的故事情境,讓孩子的學習一開始就建立在助人的心情上,因此保留了挑戰,就不會有被考的感受與壓力。

面對新挑戰,當然"沒辦法用傳統解題法,但數學能力包含著面對新挑戰和新問題的勇氣,而不是只能重複老師教過的固定方法,這種「勇於嘗試和挑戰」的精神在數學上的實踐,就是「嘗試錯誤法」(trial and error method)。

「嘗試錯誤法」聽起來好像學問很大,但其實只需要一點勇氣,回頭看看題目,既然不知道被減數是五十幾,那就從「51」開始一個個試試看,然後看看合不合乎題目的條件。…”

課程的後續,我們不僅只建立了勇於猜想的膽識,更帶著孩子利用「未知符號」,實際研究出直接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並進一步的讓孩子挑戰出題,取代傳統重複計算的練習。

文: 賴友堂 / 數學想想國教學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