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扭曲的數學教學冤枉了多少學生?


圖片來源/Flickr Creative Commons 圖片作者/Pete

106年國中會考結束後,在媒體報導上出現許多類似這樣的標題:「會考數學非選1題,5萬生投降(註一)。會引起關注的原因是這一題命題生活化,而且題目相當簡單,例如第一小題只要把三位候選人已知的得票數相加,就可以求出答案,像這樣題目文字易懂且計算特別簡單,竟然還有超過兩成的學生此題空白。這結果令學者驚訝,相信一般大眾也認為這些學生不可思議,怎麼連小學中年級程度都沒有呢?

但其實,我們覺得這些「看到題目,不知從何答起」的孩子恐怕是被冤枉的。他們並非連小學程度都沒有,而是在這幾年升學主義掛帥,扭曲的教學下,才逐漸退化到連基本的計算和判斷都無法在考卷上完成。只要稍微接觸過國中生的人,就會知道他們普遍是放棄數學的,為什麼呢?以下是我們多年來的一些觀察,提供給大家參考。

一、「下馬威」文化扼殺孩子自信

許多人小時候都有過類似經驗,就是上國中後的第一次考試,就會遇到很難的題目,讓大家的分數都很難看,這就是老師給的典型的「下馬威」,下馬威的範圍有時不只是數學,下馬威甚至已是文化,仍普遍存在國中校園,其背後的良善目的,據說是要讓學生警覺數學很重要,不好好用功不行,但最大的成效其實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學生信心飽受打擊,而且很容易放棄數學,無論他們補習有多久有多深,垮掉的信心從來沒被補救回來!

國中會考數學科的走向一直都是考觀念考基本,很多題目甚至用國小數學就可以解,只要孩子有思考的習慣跟基本的信心,絕對不會「放棄作答」的。但如果孩子在學數學的過程,只會遇到刁難和挫折;老師和家長只會看到孩子考不好算不快的部分,不願意鼓勵孩子慢慢把問題想清楚,當然導致這些寫了三年參考書,考了無數考試的國三生,看到會考這種文字不多還有表格的題目就直覺放棄,可見下馬威的危害有多麽巨大。

二、錯誤的「用力練、拼命考」讓孩子白學一場

仔細看看非選擇題第一題(註二),題目很貼心的交代總總的細節,包含開票的狀況,第一小題問三個候選人目前的得票數,第二小題是要根據現況判斷三個候選人的當選可能性。較有難度的第二小題其實只要去想「剩下的票數分給三個候選人的各種可能性」,因此需要去假想「剩下的這些票如果都給甲或都給乙,誰有可能會超過目前領先者丙?」

看完題目和解析之後,不知道你有什麼體會呢?其實,對於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而言,解數學問題本來就不該是在求快和多,更不是整天歸納哪種題型該用哪個公式。孩子們應該被培養的能力是要能夠「虛擬實境」:將自己投射到實際題目中,能夠用心體會題目每句話的意思。

培養這種能力,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常常讓孩子充分練習「讀題」,並且經常讓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可惜,傳統的教學現場為了盲目追求所謂的效率,經常以老師解題讓小孩抄寫記憶,再利用多練習多考試的方式為主。因此,配合傳統教學來進行學習的學生,難免還是缺乏獨立思考的習慣,雖然月考和小考的確可以靠著記憶答對類似的題型,但是,面對相對陌生(註三)卻只要思考判斷的會考考題,反而捉襟見肘。

三、 回歸基礎,改善教學法才是正途

本來會考的設計就不是在考「過度解題」的技巧,也不是要服務競爭排名,只是要讓國中的學習能顯現其基本能力為何。所以,不管是學校老師,或者是中學生的父母,都應當要認知回歸基礎方為正途,只有走出傳統迷障改善教學方法,用討論取代講述、讓孩子有機會說出心中對題目的想法、願意提出自己遇到的困難,才能真正協助孩子培養數學能力,讓孩子愈學愈有信心,也才能真正幫助孩子的會考表現

註一:新聞連結 http://news.ltn.com.tw/index.php/news/life/paper/1109364

註二:會考題目(資料來源:國中教育會考推動工作委員會)

註三:國中會考的題目由心測中心負責組題,力求與一般坊間題目不同。

最新文章
月份
文章類別
粉絲團
  • Facebook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