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是不肯說?還是不敢說?---讓孩子勇於表達的關鍵在環境

小錚,進入數想國第3年,第5個學期了,而當時我是一個剛進數想教書的老師。遇見小錚第一印象,是文靜、有著清亮大眼睛,安安靜靜坐在窗邊上課的害羞小孩。


但是,就在我一次又一次拋出數學問題的同時,印象開始產生變化。


小錚會用眼睛接住我的問題,開合的唇形,小小的聲量,回應我答案。一次,兩次,三次,我漸漸地感受到小錚用自己的方式,文靜地表達她對於問題的想法,或是答案。邀請她上台解題時,從不遲疑,俐落地從座位上起身,迅速地走向台前,從沒有拒絕我的任何邀請,甚至,當我開放自由上台解題時,小錚永遠是那個樂於走向台前的女孩。


這樣的發現,令我訝異。我以為文靜是因為羞怯,我以為聲量細小的小錚會害怕任何的表達和上台。但是,小錚並不是,我修正了我的第一印象:文靜卻樂於表達的女孩。


學期中口試報告時,小錚的題目有些難度,但她卻沒有試圖開口要求更換一個容易的題目,我心底卻有些顧慮,開口詢問:「這個題目可以嗎?有問題可以討論。」小錚笑了笑,點點頭,算是回應了我的詢問。只是我並不知道,小錚的點頭,是同意?還是需要討論?小錚一直沒有多說什麼。


接下來,我們連續兩週花了一些時間做海報,彼此討論,試著開口練習說。小錚持續投入海報的製作及練習。整個過程裡,既忙碌又安靜,偶爾與我眼神相對時,小錚會給我一個無聲的微笑。依舊在窗邊的座位上,依舊無聲地翻著數想課本。口試報告的那天,小錚上台的自信與從容,確實讓我為之驚艷。




驚豔,是小錚給我的第三印象。數想的口試報告,解說一個數學小觀念,雖然是小觀念,但不是簡單的,小錚要解說的是<倍、倍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這單元裡「公倍數是最小公倍數的倍數」的道理。這對一個大人來說,都會是挑戰,但是,小錚從容上台的表情,是充滿期待,彷彿這一刻等待已久,終於輪到屬於她的時間、屬於她的舞台。她享受挑戰、享受準備過程,也享受上台表達。




迎向挑戰,從容上台,享受這一切,是遠遠超過我對於一個文靜害羞女孩的想像。我以為這一切會是衝突的,但小錚融合得那麼自然、優雅自若。事後,我帶著好奇問小錚:「在學校常有上台的機會嗎?」小錚搖頭又點頭:「不多,只有一次。」就這麼僅有的一次,竟然是參加學校的國語演說。這未免也膽子太大了吧?!


小錚為什麼有這樣的勇氣參加國語演說? 她說與自己三年級的那一年就來到數想國有關。數想國的數學課,是討論課,著重想想和表達,每週一次100分鐘的討論課,熱鬧非凡。開口說話,是每一堂數學課的常態;沒有一堂安靜的數學課,是數學想想的特色。圍繞著數學定義,圍繞著數學情境,圍繞著數學闖關遊戲,我們總有討論不盡的數學話題。再加上每學期都需要完成一次的數學口試報告與成果發表會,是小錚所有上台經驗與口語表達的來源。


在數想國裡,說與想是自然不過的一件事。腦袋想想,嘴巴自然會想說。說的好壞對錯根本不是重點,說是一種釐清和爬梳想法的方式,說的過程會幫助想。透過「說」,會促進「想」的能力。能說能想,愛說愛想。數想國的數想課,開啟了小錚能說能想,愛說愛想的另一面。友善的學習環境,充滿趣味的數學想想,使得文靜害羞的小錚展現了能說能想的另一面。


對於小錚參加國語演說一事,媽媽深感訝異,但是,小錚說:「怕什麼,我在數想課都能口試報告了!」這麼俏皮而處之泰然的小錚,有著一顆強大無比心臟,再一次顛覆我對她的印象。


對於小錚,第一印象,第二印象,第三印象,一直在變化著。小錚的家人與數想國的老師們,都見證了一個文靜內向,轉而為自信自若,走上舞臺的女孩的過程。


一段精彩的印象翻轉,不只是發生在小錚身上,而是發生在數想國裡的每一個孩子身上。所有孩子的特質裡,都應該是擁有好奇的一顆心,也熱愛展現「好言好語好思好想好動好行」的一面。只要教學者友善,再加上耐心專業的引導,每一個孩子都會是能說能想的小小演說家。


來上數學想想,擺脫不斷的計算,把數學真正的美妙送給孩子




最新文章
月份
文章類別
粉絲團
  • Facebook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