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學想想改變課堂風景
點開電子書、播放動畫影片、例題解說、挑戰遊戲……。這些手指點擊滑鼠的動作是我第一年教書在課堂上的必備循環。
是的,我承認,當時我不會教數學,打開一年級課本,內容被我認定「自學就會」的東西,我該怎麼上課?關於數與量的單元,除了畫圈圈、學寫算式、熟練心算外,我不得不「讚嘆」電子書的發明,因為它幫我鎖住了大多孩子的目光。有些程度好的孩子可以迅速把整本課本寫完,然後露出一臉等待的無奈;程度較弱的孩子步調須放得極慢,一一確認之餘還得抓回他們不時溜走的心,兵荒馬亂結束下的數學課,有時還得自我安慰:沒關係,會的早就會了,不會的反正時間久了他們自然會學會。
這樣的課堂也不禁令我懷疑自己:老師的功用是什麼?我面對的是什麼?我是在教書講課還是在教人?這堂課的目的是交差了事把內容講完就好,還是要讓孩子學會算、會寫題目,抑或是……?帶著許多的難題與疑惑,在參加了數學想想師訓後,真的在數想國看到了不一樣的教室風景。
重視孩子想法,差異即是珍寶
在學校裡有著既定的課表及課程規劃,但往往因為進度的關係,壓縮了課堂上的活動或發表,以往我會說:「別人講過的內容就不要再說了、不要講重複的。」 孩子的想法或意見我無法全然聽見,因為會花太多時間。在數想這裡,會希望每個孩子都能說說自己的想法,就算內容差不多也要練習用自己的話講出來,更大的差異在於,數想沒有要「標準答案」,孩子的思考遠比會算重要,就算講錯了也沒關係,因為「錯」很有價值,可以幫助大家更接近對的答案。
(註:照片非作者本人)
不打不罵不考試,口試成發讚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