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去年天下雜誌選在教改20周年,將台灣老師在教學現場的教學改革做了一系列的報導,然而在人本教育基金會卻早有一群本職不是老師的教育志工們,帶領著被逐年僵化的體制內教育框架住的孩子們,走出一條快樂學習的教育之路,白麗琪正是其中的一個。

白麗琪白天是個上班族,晚上回家還要扮演太太與媽媽的角色,每個星期三下午她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人本教育基金會偏鄉支點計畫的義工老師。談起她為何當起支點的義工老師,她笑說當初只是想了解她的小孩怎麼喜歡上數學的。原來在她孩子讀小學三年級時,因為數學成績不好,透過朋友的推薦來到數學想想上數學課,從此就愛上數學。由於看見孩子的改變,讓麗琪老師對數學想想的課程感到好奇,也開啟了她的數想老師之路。

 

從當助教開始陪伴著支點計畫的孩子,麗琪老師漸漸發現數學想想並不是要把孩子教成數學很強數學成績很好的小孩,而是『從數學出發,幫助孩子學會思考能力』。和體制內的教學很不一樣,數學想想課有著一般課堂上缺乏的討論與思考活動,數想老師會拋出一個問題讓孩子們想想,並鼓勵孩子們提出自己的想法,『因為有辦法把問題想通,孩子們開始相信自己有能力,對自己也就更有自信』麗琪老師看著孩子們在接受數學想想課程後的改變,更加堅信自己的投入是值得的,知道這些努力正點點滴滴累積在孩子們的身上,影響著他們的未來。

 

『想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人類的成長和文明的發展,都是想出來的…』麗琪老師發現孩子只要學會了思考,很多事情不需要給他們答案,他們自己可以想出解決的辦法,『即使短時間內沒有能力解決,但他們知道自己是可以解決問題的。』這樣的領悟也同樣出現在麗琪老師自己身上,『…感覺上是我陪著孩子學習,其實我也從孩子身上得到很多』。問到當數想老師最有趣的是什麼,麗琪老師認為最有趣或者該說最有挑戰的就是,即便是同樣的課程內容,面對不同的學生就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得到不同的回饋與學習,這種透過思考相互激盪而產生的驚喜,經常會出現在課堂上。

 

現在除了每周三的支點計畫之外,麗琪老師也在數學想想國固定擔任數想老師,問她為何願意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繼續教孩子們數學想想,她想了想回答說:「應該是成就感吧...」孩子們因為老師的聆聽及同理,開始樂意參與課堂討論,也在討論後越來越能想,也越來越能面對學習以外的問題,這樣的良性循環,促使麗琪老師願意把時間擠出來,繼續擔任數學想想老師,讓身陷在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孩子們,還有一塊不必一昧追求成績,單純享受學習之樂的空間。

文: 李玥瑱  專訪

bottom of page